

針灸說明
針灸是中醫重要且特殊的治療方法之一,也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將毫針刺入人體穴位,配合適當的行針手法及穴位的搭配運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灸法是用艾條或艾絨點燃後熏灼皮膚,使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來達到防病治病的一種療法。兩者時常搭配使用,體現出中醫療法「簡、便、效、廉」的所有特點!也因療效顯著且較無副作用,使臨床上應用非常廣泛。
針灸的原理
中醫認為人體有十四經脈、奇經八脈、十五別絡、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以及孫絡、浮絡等經絡系統,它們循行於身體的各個部分,對人體氣血運行,臟腑功能都有著運輸與調控的作用。所以當經絡阻滯、氣血不通或是臟腑功能紊亂時,就能通過中醫診療出病變的原因及經脈臟腑,運用針灸的方法,通調經脈、疏通氣血,使陰陽歸於平衡,臟腑功能趨於調和,病症得以治癒。
針灸的操作方法
針刺法是將金屬製成的毫針刺入人體的特定部位(穴位),達到一定深度並配合提插捻轉等手法刺激,使之得氣,患者常會感到酸、麻、脹、重或涼、熱等感覺。中醫師會根據患者病情,選擇針刺腧穴、調整施針深度,從而治療疾病。此法也常常與艾灸法及電針配合應用。
艾灸法的操作方法可分為直接灸、間接灸、艾條灸、溫針灸等方式,其中最常使用的是艾條灸。是將艾條放入艾灸盒或是手持艾條在穴位上,距皮膚約3~5cm處進行熏灸,使穴位有溫熱感而無灼傷為宜。一般一個部位灸10-15分鐘。
針灸的優點
- 適應症廣泛,可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傷科等多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
- 操作簡便,價格低廉,且療效迅速顯著,具有良好的調整氣血、振奮人體機能,治癒疾病的效果,還經常用於鎮靜止痛。
- 沒有或極少副作用,安全可靠,能搭配其他療法對疾病進行綜合治療。
針灸的治療作用
- 疏通經絡-中醫認為「不通則痛」,故經絡堵住了常常表現為疼痛、麻木、腫脹、瘀斑等症狀。而針灸可使經絡暢通,是針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療的作用之一。
- 平衡陰陽-陰陽是中醫畫分人體、事物與疾病屬性最根本的指標。認為疾病的產生不外乎是陰陽的失衡,而針灸可以透過刺激不同的經絡穴位,調整人體陰陽狀態使之歸於平衡,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 調和氣血-針灸通過對穴位的刺激,能提高氣血的運行,使其平穩流暢,而氣血在人體中能有良好的循行,對疾病的治療與預防都有很好的作用。
- 調節臟腑-經絡循行「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刺激四肢及體表穴位達到調節臟腑功能的作用,改善臟腑功能失調的情況。
- 補虛泄實-中醫會將疾病分為虛證與實證,在應用針灸治療時,除了穴位的搭配外,還可以結合提插捻轉等行針手法達到補泄的作用,人體許多穴位都有著雙向調節的作用,這也是針灸治療的一大特色。
針灸注意事項
- 過於饑餓、疲勞、精神高度緊張者,不宜針刺,否則容易出現暈針的情形。暈針表現為頭暈目眩、精神疲倦、面色蒼白、噁心欲嘔、心慌氣短、出冷汗等,如出現上述情況,請及時告知醫師,醫生會予以相應處理。
- 針灸時應採取舒適放鬆的體位,減輕身理心理的負擔,避免因肌肉的緊繃,導致疼痛的產生。最常使用的體位為臥位。
- 孕婦及月經期間的婦女盡量避免針灸。有些穴位會引起子宮收縮及內分泌的變化,因此這個時其最好不要針灸。當然月經不正常者,是可以通過針灸進行調經的治療。
- 嬰幼兒囪門未閉時,頭頂部腧穴不宜針刺。且由於兒童常常不能配合留針,治療時應注意觀察或避免留針。
- 有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不宜針灸,防止出現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後出血不止的情況發生。
- 皮膚表面有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瘤的部位均不宜針刺。
- 針刺過程中應避免活動,以防因肌肉收縮而出現彎針的情形。
- 進針後局部出現酸、麻、脹、重,或涼、熱、癢、蟻行、觸電感等感覺為正常的針感,不需太過緊張。但如果針進入皮膚後又感到明顯疼痛,可能為針尖觸及微血管,請告知醫生作調整。
- 出針後有時可見局部出現小瘀血,這是因為針刺時難免會傷及微血管,局部按壓1-3分鐘後,約1-2周會自行消退,不需太過緊張。也可以在3天後局部進行熱敷,加快瘀血的消散喔!
內科、婦科、兒科、傷科、針灸科
中國的醫學師法天地,講究內外調和,順應自然:一如仁心醫療體系之所以以仁心為名,即是感念天地有情,令萬物生生不息,仁心聯醫®立願以醫術濟世,創造更完善、親切的醫療服務與文化,以滿足大眾對於醫療、健康與養身的需求。
服務內容
門診項目
特色醫療
主治項目
收費標準
安心公告
常見問題
門診時間
初診預約掛號
複診預約掛號
看診進度
交通資訊
醫師資訊
醫師陣容
案例分享
諮詢醫師
最新消息
活動快訊
活動消息
線上活動
養生保健
健康專欄
十二經絡
仁心食堂
五季養生
十二時辰養生
二十四節氣
百草學堂
仁醫師聊健康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臺灣清冠一號常見問題
仁心聯醫®
教育培訓
人才招募
台中中清仁心堂社群平台
(04) 2292-3333
診所服務電話
LINE 聯絡我們
診所官方 LINE
115.zenheart.com.tw
診所官方網站
臉書私訊我們
Facebook Messenger
網頁傳訊給我們
歡迎任何建議、意見、批評
0800@zen-heart.com.tw
客戶服務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