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麽是艾灸?
艾灸是中医最古老的疗法之一,艾叶的药性温热,把艾绒点燃,利用烧灼生成的热度,刺激穴道,使经络温热畅通,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为什麽选用艾草?
艾草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等功效。
艾绒是由菊科植物艾叶的乾叶制成,柔软如绒,易燃而不起火焰,气味芳香,适合灸用。
艾灸有哪些功效呢?
《皇帝内经》写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就是说针刺方法做不到的地方,可以用艾灸来补足。
艾灸主要起到温补元气的作用,可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寒除湿,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艾灸适合哪些病症呢?相应的病症和穴位,治疔原理
艾灸除了可以用来保健,预防疾病以外,对寒证有独特的疗效,对于久病不愈、过敏性鼻炎、身体酸痛、长期腹泻、痛经、风湿痹痛等病,有很好的效果。
听说艾灸有很多种,具体有哪些呢?
艾灸可以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
直接灸
直接灸就是用艾绒捏成艾锥粒,置于皮肤上,以香火点燃,薰灼穴位。如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痊愈後留有疤痕者,称为「瘢痕灸」,瘢痕灸可用于治疔顽固性反复发作的哮喘,慢性肠胃炎等,但因此法有疤痕,现很少用,如果不留疤痕者,熏到有灼痛感即取走,称为「无瘢痕灸」,适用于一般虚寒性疾病。
间接灸
间接灸,包括隔姜、隔蒜、隔盐灸,也包括用艾条进行雀啄悬灸,或者借助艾灸器具施灸。
雀啄悬灸
操作:将艾条点燃,医者拿着艾条,在相应的部位上进行艾灸,施灸时间大约在10-20分锺左右。
主治:跟单纯艾灸的功效和主治病症是一样的,主治虚寒性疾病。
温灸棒
操作:将艾条点燃,放入温灸棒里,可以避免烫到皮肤,患者也可自行操作。
主治:跟单纯艾灸的功效和主治病症是一样的,主治虚寒性疾病。
隔姜灸
操作:取一块新鲜老姜,切 0.2-0.3cm 厚的姜片,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将姜放在穴位上,放大或中等的艾柱,点燃。等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可更换艾柱再灸。每次可灸 6-9 壮,以皮肤局部潮红不起疱疹为度。灸完後可用正红花油涂於施灸部位。
功效:利用姜的药性,加上艾灸的作用,可以调和营卫,散寒解表,祛痰下气。
主治:可用于外感风寒表证,虚寒性腹痛吐泻,风寒湿痹等。
隔蒜灸
操作:将蒜剥皮,切成厚约 0.1-0.3cm 的片,在蒜片上戳一些孔後,将蒜片放在穴位上,放大或中等的艾柱,点燃。烧到有灼痛感可更换艾柱。
主治:蒜可用于消毒杀菌,加上艾灸的功效,可用于治疔难愈的皮肤病,如瘰疬,未溃疮疖,肺结核,腹部积块等。
隔盐灸(神阙灸)
操作:在肚脐上放置盐,将点燃的艾柱放置盐的上面。因此法只用於肚脐,故又称「神阙灸」。
主治:具有更强的温阳化气,散寒通经的功效,可用于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等,还有亡阳虚脱症。
隔附子饼灸
操作:将附子制成药膏,压成饼状,敷在相应的位置上,上面在加上艾柱,点燃。
主治:应用于疮疡久溃不敛,虚寒性外科阴症,以及遗精、遗尿等命门火衰诸症。
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时要保持空气流通,因为艾灸有烟,如吸入烟雾的颗粒可能会出现过敏等问题。
2.艾灸时尽量不要过饥或过饱,妇女经期忌灸。
3.艾灸时要注意不要被烫伤。
4.因艾灸是用热度来刺激穴位,可能使血管贲张,艾灸完不要立刻吹风、受凉、洗澡、喝凉水,也不可用冷水洗施灸的穴位。
5.如使用化脓灸,或者施灸不当,局部烫伤,不要弄破,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不宜艾灸的情况
1.一切阳症、阴虚火旺体质,不宜艾灸。
2.头面部不宜灸,有些穴位附近有密集的血管、神经也不宜灸。
3.身心疲惫、酒醉,过饥过饱者不宜施灸。
4.女性怀孕期间,有些部位,如腹部,三阴交,肩井等穴不宜施灸。
5.幼儿好动,不宜施灸。
6.糖尿病患者,皮肤感觉迟钝者,不宜艾灸。中风肢体麻痹者,要咨询中医师是否可以。
可以自行在家里艾灸吗?
直接灸或隔姜、隔蒜灸等,有可能灸出疤痕,而且对找准穴位要求较高,建议由专业的中医师操作,而用艾条熏,或者借助特定安全的艾灸器具,自行操作灸比较安全,就可以在家灸。
如自行在家艾灸,首先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艾灸时要找准穴位,注意艾条与皮肤的距离。在家艾灸也不用太过频繁,艾灸属於温热疗法,过度频繁的艾灸可能让身体化热,出现其他副作用。

内科、妇科、儿科、伤科、针灸科
中国的医学师法天地,讲究内外调和,顺应自然:一如仁心医疗体系之所以以仁心为名,即是感念天地有情,令万物生生不息,仁心联医®立愿以医术济世,创造更完善、亲切的医疗服务与文化,以满足大众对于医疗、健康与养身的需求。
服务内容
门诊项目
特色医疔
主治项目
收费标准
安心公告
常见问题
门诊时间
初诊预约挂号
复诊预约挂号
看诊进度
交通信息
医师信息
医师阵容
案例分享
咨询医师
最新消息
活动快讯
活动消息
线上活动
养生保健
健康专栏
十二经络
仁心食堂
五季养生
十二时辰养生
二十四节气
百草学堂
仁医师聊健康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台湾清冠一号常见问题
仁心联医®
教育培训
人才招募
台中中清仁心堂社群平台
(04) 2292-3333
诊所服务电话
LINE 联系我们
诊所官方 LINE
115.zenheart.com.tw
诊所官方网站
脸书私讯我们
Facebook Messenger
网页传讯给我们
欢迎任何建议、意见、批评
0800@zen-heart.com.tw
客户服务信箱